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在西善桥,“竹林七贤”洇开一片文化绿洲

来源:江南时报    时间:2023-08-20 20:59:02

在西善桥,“竹林七贤”洇开一片文化绿洲

江南时报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,更要在心里传承好。作为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化符号,“竹林七贤”影响深远。在全国各地出土的相关文化艺术品,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。于1960年出土于南京西善桥的《竹林七贤与荣启期》砖画,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一幅砖画,也是同类砖画中规格最大、内涵最为丰富、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件。数十年来,“竹林七贤”文化在南京西善桥街道的传承发扬中,不仅成为当地居民共同的精神标识,也在人们心底洇开一片文化绿洲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文物瑰宝在这里穿越时空而来

一次挖掘,触动历史。“竹林七贤”以“标准照”穿越时空,向人们走来。

1960年4月,一位基建工人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取土时发现地下有大量古墓砖,遂通知不远处正在发掘太岗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考古人员。考古人员迅速对此处开展抢救性发掘,一座南朝帝王规格的砖式券顶陵墓惊现于世。

墓中最大收获是墓室南北两壁上的一对砖刻壁画,长244厘米,宽88厘米,各由近300枚砖块拼嵌而成。经罗宗真、胡小石等考古专家学者的辨识,南壁壁画由外向内依次为嵇康、阮籍、山涛、王戎,北壁壁画由外向内依次为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荣启期。他们神采飞扬且神态各异,与文献中记载的形象既吻合,又充实了大量生动细节。

“竹林七贤”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人与隐士,开一代隐士文化风气。他们特立独行、放浪自在、悠游于物外的状态,成为三国晚期的一道风景线。“竹林七贤”的名气在他们身后越来越大,尤其到了东晋、南朝,越来越多的贵族成为“竹林七贤”的追随者和崇敬者,他们除效仿“七贤”行为,还为他们绘制了栩栩如生的画像,戴逵、顾恺之、陆探微等名家都画过此类题材作品。

西善桥出土的《竹林七贤与荣启期》模印砖画侧面有“嵇下行四”“向下行廿一”等刻字样,据相关专家推测,这幅砖画图应原有一粉本(即底稿),由工人将画面拆分后制成模具,模印成砖,再将砖块按照顺序拼合起来砌入墓室。这种墓葬装饰艺术从设计到施工过程相当复杂,最后呈现出的平面化图像看似简单,却是一场工艺接力的结果。该砖画现藏于南京博物院,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。

最大“竹林七贤”群雕在这里落成

《竹林七贤与荣启期》模印砖画的发现,为人们探索东晋社会风尚打开一扇窗,使西善桥焕发出迷人的地域光彩。

如何进一步发挥文物的当代价值,让历史文化之光照拂居民精神生活,使西善热土充分彰显文化底蕴?围绕“竹林七贤”,西善桥街道展开一篇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大文章书写。

或坐或立,或抚琴、或捋须,衣袂飘飘,神采俊逸。2019年,一座底座长11米、高3.5米、重达100吨的“竹林七贤”群雕在西善桥街道白家山名人铭园内落成。作为“竹林七贤”群雕主创人之一、著名雕塑家陈建华说,项目自2017年5月份立项开始设计,其间经过多次严谨的专家论证会研究,街道邀请南京博物院、六朝博物馆、南京师范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南京城市历史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进行考察、梳理和建议,历时1年半,雕塑顺利落成。

群雕整体气势恢宏,大刀阔斧,注重神态,宛如仙境,是目前国内最大体量的七贤题材雕塑,在南京境内,同为石雕材质和组雕形式的这组雕塑,其体量仅次于雨花台烈士纪念碑。

“竹林七贤”群雕落成后,观者络绎不绝,其中不乏对历史文化充满兴趣、特来“溯源”的全国各地游客。“竹林七贤”群雕所在的白家山名人铭园场域开阔,这里便也成了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之地,全街道10个社区更是将这里作为室外文化活动开展地,微电影开机仪式、党员冬训、重阳节敬老主题活动、青少年研学……栩栩如生的“竹林七贤”渐渐深入了居民日常。

“贤”文化在这里舒枝展叶

西善桥辖区内有条路名叫“七贤街”,三个楷体金色大字刻在貌似“宫山”的高大崖壁上,十分醒目。继“七贤街”后,西善桥还命名了“山涛路”和“向秀路”。地名,孕育于一方水土,向行人诉说着西善的风光与历史,折射着当地的“竹林七贤”文化。

西善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立说,作为《竹林七贤与荣启期》模印砖画的出土所在地,街道内油坊社区以“竹”为媒,以文润心,全社区居民的价值共识与社会归属在“贤”文化的滋养中日益凝聚。

走进总面积达2215平方米的油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古典文化气息萦绕,翠绿的“竹林”元素“无所不在”地装点着图书室、书画室、国学讲堂等14个功能室。近年来,油坊社区推出“竹林国学大讲堂”,邀请文史专家常态化开设“国学与戏曲”“魏晋风骨”故事会等传统文化课堂。其间,雨花台区文史专家朱向东、资深民乐戏曲老师谷文会、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王锡生等深入油坊社区为居民开讲。社区还引进专业国学社会组织,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广泛开展古诗词吟诵、团扇绘画、书法、茶艺等“贤”文化课程。

“人无志,非人也。但君子用心,所欲准行……”今年端午节,嵇康《家诫》的诵读声在辖区七彩幼儿园回荡,现场,140多个孩子身穿汉服携手父母,共同领略1700多年前一位多才多艺文学家的家风。每逢传统节日,社区便推出与之相应的“贤文化”主题活动,居民在一系列活动里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,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,集聚了向心力。

时间飞奔向前,“竹林七贤”文化从遥远的时空穿梭而来,在西善桥居民的呵护与诠释下,不断绽放新的魅力。

(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洁具网  版权所有    
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     
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